A2M 0.42% $7.15 the a2 milk company limited

A2 milk company should give up fresh milk export to China

  1. 162 Posts.
    lightbulb Created with Sketch. 52
    关于澳大利亚对华出口低温巴氏牛奶的一些看法

    Andy.Chen
    最近有关澳大利亚对华输出巴氏奶的问题越演越烈。自从国家认监委通报澳大利亚乳企Camperdown Dairy公司,由于多批次输华低温巴氏奶产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超标,被暂停该企业的在华注册资格之后。国内媒体口诛笔伐,群起而攻之。澳大利亚的巴氏低温奶真的像国内媒体报道的那样,执行双重标准,保质期在澳洲是7天,运到中国之后就变成了21天?澳洲对华出口低温巴氏奶还有未来吗?今天我们就来谈一下
    目前全世界销售的液态奶基本上就是两类,UHT常温奶和巴氏低温奶。

    UHT常温奶又叫超高温瞬时消毒奶,澳洲叫做Longlife Milk.。UHT是ultra-high temperature treated的英文缩写,中文翻译为超高温瞬时处理。加工模式呢就是把牛奶瞬间被加温到135度 (或以上),保持2~5秒。其目的是杀死牛奶中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和芽孢,从而使包装产品在常温下能长期保存而不发生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保质期可达6-12个月。在中国的市面上的利乐砖/枕,即常说的纸包装的液体牛奶几乎都是UHT奶。在超市成箱卖,无需冷藏。常温奶在中国占据了牛奶市场70%的市场份额。
    巴氏低温奶,澳洲叫做Fresh Milk.由法国人巴斯德于1865年发明。加工模式是
    鲜奶经过杀菌加工后(一般杀菌标准是:62-65摄氏度、时间30分钟或75-90摄氏度、时间15-16秒),能够杀死牛乳中的大部分细菌。采用普通塑料袋、玻璃瓶或纸盒等包装材料,在开放空间下灌装完成。在冷链状态之下(4度以下温度保存,可以存放7-14天)。巴氏低温奶在澳新地区占据了超过90%的牛奶份额。
    看完这个比较,大家就明白了
    常温奶与巴氏低温奶在推广销售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冷链环节。巴氏奶对冷链环节要求极高,从出厂到最后消费者手里都必须全程4摄氏度以下低温冷藏运输。以澳大利亚为例,巴氏奶占90%的市场份额,而澳洲的巴氏奶都是采用了就进生产原则。例如西澳大利亚州超市售卖的巴氏鲜奶(fresh milk)就全部都是在西澳大利亚州收集加工的,不会有澳洲东部的鲜奶进入西澳。同理,澳大利亚东部各州的鲜奶也都是在东部各州生产的,看不到西澳生产的鲜奶。
    而在中国
    常温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必然性。中国奶业资源的分布呈现很不均衡性,奶源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北方的黑龙江、内蒙古等几个地区,而这些地区正好是人口疏少牛奶消费力不强的地方。只能通过发展运输半径达的常温奶进行“北奶南运”,才能解决全民饮奶的问题。
    所以澳洲向中国出口巴氏奶其实风险很大,在冷链运输环节只要出现一丁点问题就会导致质量问题的产生。在文章的开头澳大利亚乳企Camperdown Dairy,多批产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超标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巴氏鲜奶虽然从澳大利亚出厂时检测合格,但到达中国因为在第三方的冷链环节出现了问题,最后导致牛奶出现了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进境不合格食品信息中,1月、4月、6月和7月的名单涵盖了进口巴氏奶,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全部来自澳大利亚。

    澳洲巴氏鲜奶在中国售价极高,以A2鲜奶为例,澳洲超市售卖2升装只有4.7澳币(约24人民币),而在中国2升A2牛奶售价接近120人民币。

    在中国售价约是澳洲价格的5倍。但仅有21天保质期的鲜奶,在保质期还有5-7天时就已经无法在销售,经销商很多时候是处于只能销售掉一半然后剩下的一半因为临近保质期而不得不被倒掉的状态。而高额的售价除了花费在冷链环节之外剩下的大部分利润其实都是被中国的代理商和最终销售商拿走,澳洲的生产商其实只不过赚了了一个出厂价而已。澳洲出口中国的鲜奶仅在几个大的城市有销售,在高额的零售价面前中国消化的澳洲鲜奶的消费量也没有那么大。
    所以澳洲当地厂商出口到中国巴氏鲜奶其实基本处于微利赚吆喝甚至是赔本赚吆喝层面。虽然澳洲的鲜奶出口到中国可以增加这个品牌在中国的知名度。但巴氏奶严重依赖冷链,脱链两小时就有变质风险,很不适用于出口。而且出口的鲜奶都是由中国的代理商来代理,从交接那开始,澳洲的生产商就难以控制诸如冷链运输环节。而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澳洲生产商首先难辞其咎,好的品牌知名度马上也会变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更严重的甚至会有该品牌被中国认监委除名的风险。所以澳洲奶制品品牌放弃掉掉对华巴氏奶出口业务转攻常温奶出口不失为一种低风险战略。而且中国常温奶市场极大,澳大利亚品牌仍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6年1-7月,中国累计进口包装牛奶36.8万吨(99%都是常温牛奶),
    其中来自欧盟25.04万吨,占68.1%,同比增加81.6%,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占全国进口总量的55%;新西兰6.77万吨,占18.4%,同比增加85.7%;而澳大利亚只有3.84万吨,占10.5%,同比仅增加了27.4%。所以说澳洲的奶制品商完全可以在常温奶上继续下功夫,没必要扎堆向中国出口巴氏鲜奶。

    近年来,中国的生鲜乳收购价格与国外价格走势已非常接近。而在此轮经济周期中,国外的牛奶价远低于中国,在价格上形成了绝对优势。国内目前的原奶收购价格在3.3-3.5元/KG,远远高于澳州新西兰欧盟地区的2-2.5元/kg收购价格。在这剪刀差之下,国内乳品加工企业大量使用进口奶粉作为生产原料,而放弃使用国产奶粉。使国内的乳制品生产商,大型牧场企业以及中小奶农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损失惨重。一旦上游的养殖业大面积破产,奶牛数量锐减,再恢复就非常困难,已经上升到威胁中国乳业安全与稳定的高度.


    国际奶粉价格的持续走低促使中国奶企大量使用进口低价大包奶粉作为原料,放弃收购国产鲜奶。
      另一方面,随着跨境电商以及网购的发展,液态奶市场正在被进口奶快速侵袭,近4年进口液态奶平均年增长率为60%以上,预计今年进口量将达到65万吨,销售额将超过百亿元,占据中国高端液态奶市场份额的1/3以上。

    在这一状况之下,巴氏鲜奶被誉为中国乳业对抗国外进口奶粉以及牛奶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大力推广巴氏鲜奶来保护中国牛奶上游养殖户这一产业根基。实现我国有限的优质生鲜乳资源生产价值的最大化。通过就近生产就近销售的本土优势建立坚实的竞争壁垒,从而避开与国际液态奶的同质化竞争。国内的一些乳业学者希望巴氏鲜奶能成为中国奶业转型发展的一面旗帜,能带领中国奶业走出灭顶之灾的阴影。
    在这一国内的乳业危机的大背景之下,任何进口巴氏奶出现的问题就会遭到国内媒体的业界专家的口诛笔伐甚至政府部门的禁令就不奇怪了。
    最后,关于A2巴氏奶的保质期问题,我们暂时得到了A2中国公司和A2澳大利亚公司算是半官方的回复:A2的巴氏鲜奶在澳洲保质期也是21天,在中国销售的A2鲜奶与在澳洲销售的A2鲜奶都是同样的生产标准。





    *文章为澳大利亚投融圈原创,作者为科银分析师 Andy Chen。
    转载请注明出处。
 
watchlist Created with Sketch. Add A2M (ASX) to my watchlist
(20min delay)
Last
$7.15
Change
0.030(0.42%)
Mkt cap ! $5.168B
Open High Low Value Volume
$7.14 $7.18 $7.12 $12.98M 1.815M

Buyers (Bids)

No. Vol. Price($)
3 15637 $7.15
 

Sellers (Offers)

Price($) Vol. No.
$7.17 4741 3
View Market Depth
Last trade - 16.10pm 05/06/2024 (20 minute delay) ?
Last
$7.16
  Change
0.030 ( 0.65 %)
Open High Low Volume
$7.12 $7.17 $7.12 574495
Last updated 15.59pm 05/06/2024 ?
A2M (ASX) Chart
arrow-down-2 Created with Sketch. arrow-down-2 Created with Sketch.